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圍的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21號 2022-06-07 為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現將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圍有關政策公告如下: 一、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圍,將《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以下稱2022年第14號公告)第二條規定的制造業等行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的政策范圍,擴大至“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和“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下稱批發零售業等行業)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下同)。 (一)符合條件的批發零售業等行業企業,可以自2022年7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二)符合條件的批發零售業等行業企業,可以自2022年7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 二、2022年第14號公告和本公告所稱制造業、批發零售業等行業企業,是指從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業務相應發生的增值稅銷售額占全部增值稅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上述銷售額比重根據納稅人申請退稅前連續12個月的銷售額計算確定;申請退稅前經營期不滿12個月但滿3個月的,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計算確定。 三、按照2022年第14號公告第六條規定適用《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和《金融業企業劃型標準規定》(銀發〔2015〕309號)時,納稅人的行業歸屬,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關于以主要經濟活動確定行業歸屬的原則,以上一會計年度從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對應業務增值稅銷售額占全部增值稅銷售額比重最高的行業確定。 四、制造業、批發零售業等行業企業申請留抵退稅的其他規定,繼續按照2022年第14號公告等有關規定執行。 五、本公告第一條和第二條自2022年7月1日起執行;第三條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執行。 各級財政和稅務部門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2022年第14號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快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7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持續加快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9號)和本公告有關要求,在納稅人自愿申請的基礎上,狠抓落實,持續加快留抵退稅進度。同時,嚴密防范退稅風險,嚴厲打擊騙稅行為。 特此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 2022年6月7日 留抵退稅掛上第四檔,哪些地方值得關注? 2022年6月7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21號《關于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圍的公告》發布,“留抵退稅”再次刷爆財稅人的朋友圈。 2022年,留抵退稅在財稅圈是紅得發紫,如果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看作掛一檔;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7號看作掛二檔;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9號看作掛三檔;那最新發布的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21號,就是掛上四檔了,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稍不留神,學習的腳步就追不上政策的發布了。 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下21號公告有哪些要點: 一、留抵退稅行業擴圍 先看下圖,標注為粉色、黃色、綠色的行業,均是可以辦理留抵退稅的行業??梢钥闯鏊鼈円呀浾紦藝窠洕袠I分類中的大半江山。 標注為粉色和黃色的行業,是原先2022年14號公告中提到的制造業等六大行業。 其中標注粉色的四大門類,意思是此門類下屬的行業全部享受退稅,分別是“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其中標注黃色的兩大門類,即I和N這兩個門類中,只有部分行業可以享受退稅。 I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門類:包括三個行業,分別是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其中享受退稅的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N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門類:包括四個行業,分別是水利管理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土地管理業。其中享受退稅的是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 標準為綠色的行業,是新發布的2022年21號公告新增的七個行業。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和“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下稱批發零售業等行業) 二、納稅人的行業確定 納稅人的行業,以14號公告和21號公告提到的13個行業相應發生的增值稅銷售額占全部增值稅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銷售額比重根據納稅人申請退稅前連續12個月的銷售額計算確定;申請退稅前經營期不滿12個月但滿3個月的,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計算確定。 舉例說明一下,甲公司2022年4月1日成立,到2022年7月1日成立滿3個月,這三個月中甲公司共取得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其中批發零售100萬元,住宿餐飲100萬元,娛樂業60萬元,租賃業240萬元。 分經營項目看,租賃業銷售額最多,屬于甲公司的主業,但租賃業并不屬于可以退稅的行業。不過按行業退稅,并不是根據主業來判斷是否屬于退稅行業的,按照21號公告的計算方法,甲公司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娛樂業=260萬元,超過了銷售額500萬元的50%,所以甲公司是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增值稅留抵退稅。 三、在企業劃型時,行業歸屬確定 除了上述可以退稅的13個行業,還有小微企業退稅。根據《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和《金融業企業劃型標準規定》(銀發〔2015〕309號)中確定的標準,如果劃型屬于小型微型的起因,也是可以辦理退稅的。 但小型微型企業,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劃型標準,對于一個多業經營的公司來說,以哪個行業的標準進行劃型呢? 21號公告明確給出了答案:納稅人的行業歸屬,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關于以主要經濟活動確定行業歸屬的原則,以上一會計年度從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對應業務增值稅銷售額占全部增值稅銷售額比重最高的行業確定。 比如乙公司從業人數20人,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取得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其中物業管理收入200萬元,零售50萬元,租賃100萬元,餐飲150萬元。物業管理收入是最多的,所以在進行大中小微企業劃型時,應當以物業管理行業的標準,進行判定。 來源:晶晶亮的稅月 作者:梁晶晶 |
版權聲明:
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網除原創、整理之外所轉載的內容,其相關闡述及結論并不代表本網觀點、立場,政策法規來源以官方發布為準,政策法規引用及實務操作執行所產生的法律風險與本網無關!所有轉載內容均注明來源和作者,如對轉載、署名等有異議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本網(sfd2008@qq.com)聯系,我們將在核實后及時進行相應處理。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